校讎


閱讀筆記

李華斌。<正校讎之名,考學術之源──張舜徽《廣校讎略》的貢獻之一>

       自從有文字、書契以後,文獻 的典藏開始是「官守」的,甲骨卜辭、金石文 字也是如此。這些典藏的文獻貯存先要分類, 例如董作賓在安陽小屯的殷墟甲骨文36坑中發 現有一甲,尾尖有 之文,稍上有孔,以為是 「冊六」,猶之卷六,其孔是用來貫書編冊 的。西周時文獻的典藏是按官守來分類的,例 如《校讎通義‧原道》第二:「《易》掌太卜, 《書》藏外史,《禮》在宗伯,《樂》隸司樂, 《詩》領於太師,《春秋》存乎國史。」它們 是「周官之舊典」,「官守其書」,從而形成 以「官守」為部類的自然分類表,《漢書‧藝 文志》正是按照這一傳統來給文獻分類的,除 輯略外,分為六類,暗合《周禮》六官。

現劉向的《別錄》:「一人讀 書校其上下,得其謬誤為校:一人持本,一人 讀書,若怨家相對,故曰讎也。」由此可知古 代校書工作已由單一、零散的活動走向正式、 以二人為單位的文獻整理實踐了。從劉向對校 讎的解釋看,「本」與「書」是不同,在校書 之前,須選定版本,一人持「本」,「本」為 選定之底本:一人讀「書」,「書」為底本的 以外的異本。古代文獻整理活動,先是分類典 藏、選定版本,然後才校其訛誤後,給文獻材 料編目。劉向「條其篇目」,「撮其旨意」, 「錄而奏之」,就成了《別錄》。《別錄》、 《七略》、《漢書‧藝文志》都是西漢河平時 期這次文獻整理的成果。以後的正史藝文志、 經籍志、私家簿錄等目錄也都應該是某一時期 官府或個人文獻整理的成果。

讎校活動最早作理論探索的是南宋的鄭樵, 他的《通志‧校讎略》對校讎學的理論「始有 窺見」,而「未見其奧」,繼鄭樵之後,清章 學誠的文史校讎理論是對校讎學深入研究,他 的校讎學專著是為續《通志‧校讎略》,稱為 《校讎通義》。清末范希曾《校讎雜述》說: 「細辨乎一字之微,廣極夫古今內外。載籍浩 瀚,其事以校勘始,以分類終,明其體用,得 其角思理,斯稱『校讎學』。」由上可知,蓋始 有校讎之事,繼有校讎之名,終有校讎之學。

留言